国内红外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新的应用拓展及价格下降,其中关键因素则是红外技术的持续创新。国内红外产业厂商在探测器芯片技术、WLP封装技术、专用红外ASIC处理芯片和低成本红外光学等关键方面都取得了突破: 12微米小像元红外探测器成为了行业主流;低成本晶圆级(WLP)封装技术实现了量产;专用红外ASIC处理器芯片批量应用;低成本红外光学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些技术进步直接推动了国内红外产业的快速发展。 通过国内各家红外公司的近十年的努力,中国红外技术不仅打破了西方技术的垄断和封锁、实现国产自主,而且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品质与欧美发达国家产业差距日渐缩小。来自YOLE 2020年的调研可以看出中国红外2019年全球占比15%、2020年全球占比44%,预估截至2025年中国红外将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64%。
本届“红外产业技术及市场发展论坛”将分别从产业链技术发展以及市场应用开拓的角度,邀请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专家、行业知名企业高层汇聚一堂,共同探讨红外产业的发展新机遇。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CIOE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合作主办
毫米波太赫兹产业发展联盟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一研究所
浙江省先进红外光电材料及器件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南方电网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深圳市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承办单位
深圳贺戎博闻展览有限公司
时间:2023/09/06 下午
地点:6号馆二楼6A会议室
红外材料和器件的发展决定了红外技术的发展水平,红外产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广阔的需求空间都有力促进了我国光电材料、先进器件和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逐步迈向自主化时代。碲锌镉材料是当前国际国内制造室温中红外探测、X射线探测、γ射线探测、核辐射及高能射线等探测器最为先进、优异的材料,可以应用于安防监控、工业检测、电力、医疗设备、户外消费等领域。红外关键器件离不开核心高纯材料如碲锌镉等的大量生产和供应,国内红外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创新,突破技术瓶颈,才能打破国外对半导体核心原材料的垄断,使核心材料国产化,实现半导体领域进口替代,为红外探测、太阳能、集成电路芯片等提供稳定可靠的核心原材料。
时间:2023/09/07 上午
地点:8号馆馆内会议室
红外技术的下游应用中,渗透率最高、应用最成熟的则是电力行业。据相关数据统计,红外热成像设备在电力领域的总需求量达到约2.5万台,市场需求总额约20亿元。对于电力系统建设、运营和维护等相关作业中来说,红外热成像技术不可或缺。电力系统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自身老化及外部环境影响,许多设备及线路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热缺陷(温度异常),从而容易造成不同类型的安全隐患,而红外热成像可以不需要直接接触被测物体的表面,就能够捕捉静止和移动的目标物体温度,获取目标温度分布红外图,检测出温度异常、热分布不均匀等问题,从而帮助及时发现与定位缺陷,消除潜在隐患,优化生产过程、完善质量管控体系。
时间:2023/09/07 下午
地点:8号馆馆内会议室
红外技术与工业制造及检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以其微型化、高效率、高精度、智能化、自动化、在线加工监测一体化的应用特点与汽车制造、半导体及电子制造、食品包装、钢铁冶金、仓储管理等工业应用领域紧密相连。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算法技术的快速普及和加工制造业的升级要求,越来越多的机器视觉技术计划渗透到计量检定和检测行业。视觉定位要求机器视觉技术系统软件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被测零件并确定其位置。在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业检测应用中,热数据至关重要。对于设备的热异常现象,红外热像仪作为一种非接触的测温仪器开始进入视野,不仅为机器视觉增加了可靠的考量维度,还为无损检测、24h实时温度监测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
时间:2023/09/08 上午
地点:8号馆馆内会议室
近年来对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的不断探索, 使得太赫兹领域逐渐在一些商业应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随着各种器件的研发,形成了太赫兹众多逐渐完善的产业发展方向,如:太赫兹安检、材料检测、卫星通信、6G技术等。目前,毫米波太赫兹应用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相对于毫米波技术, 太赫兹技术的研究仍有极大的探索空间,大规模商用的发展过程中仍缺乏高效、连贯和紧凑的产业链。为了让太赫兹波能够在现实世界场景中被广泛接纳并使用,必须解决或改进各种问题。例如,高功率和紧凑的太赫兹源,小型化的太赫兹测量系统,更快的太赫兹光束扫描方法,更低的太赫兹系统成本等。太赫兹领域还存在着大量潜在的未被充分利用的频谱资源,如何解决红外与太赫兹领域难题将激发太赫兹技术在各个领域新发展的动力及广阔应用领域的开辟。
时间:2021年9月17日上午
地点: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二楼1A
随着红外技术的成熟,各种适于民用的低成本红外热成像产品不断问世。外热像仪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测温、安防消防、户外运动、自动驾驶、医疗防疫等领域。除了传统应用行业及领域外,未来将有更多新兴市场需求成为红外成像市场新的增长极。 本次国际红外材料、系统器件及市场发展高峰论坛,会议内容将从科研到产业的上游、中游到下游应用,全方位展开技术及市场话题的讨论。组委会将邀请国内外红外科研院所专家、行业龙头企业专家、共同讨论从科研走向产业应用的技术变革。
时间:2021年9月17日下午
地点: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二楼1A
当下消费类电子产品正在朝着精密高端的方向发展,5G及物联网时代发展赋予了手机多功能集成的市场需求,用户已经不能满足于通信及娱乐的基本服务。促进终端用户生活的便利是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特别是疫情时代下,手机测温的红外探测系统集成一度成为关注点,给未来多功能发展提供了个更多的想象空间。 新兴市场的发展也将成为推动我国红外热成像市场增长的重要动力。新型应用市场将带动需求快速提升及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展,这些应用领域分别在智能家居、智慧酒店、支付安全、儿童健康等方面。目前,红外产业无论是科研层面还是企业端都在着力于探讨如何加快当下红外产业技术进入更多的民用市场。本次“后疫情时代下,红外技术向多应用领域创新变革机遇——红外技术向消费类电子进军发展研讨会”将围绕新型民用市场发展,重点讨论应用领域的红外创新技术发展,期待与您共同探讨!
时间:2021年9月16日下午
地点: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二楼1A
太赫兹电磁波段具有频谱资源丰富、穿透性强等特点。随着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的不断发展,技术应用需求市场正在形成,从最初仅有于天文学研究,逐渐扩展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太赫兹通信、生物医学领域、无损探伤、安检、太赫兹成像以及太赫兹雷达等。如何让先进的科研成果尽快走出象牙塔,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将成为太赫兹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时间:2020年9月9日下午
地点: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二楼1C
太赫兹电磁波段具有频谱资源丰富、穿透性强等特点。随着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的不断发展,技术应用需求市场正在形成,从最初仅有于天文学研究,逐渐扩展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太赫兹通信、生物医学领域、无损探伤、安检、太赫兹成像以及太赫兹雷达等。不同于微波毫米波和红外线领域,在太赫兹方面,我国与国外差距较小。伴随着材料学、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国内逐渐拥有了研究太赫兹技术的基础条件,科研人员也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就。在论文数量上,我国已达到世界较为领先的地位;从产业投资角度看,科研机构和企业几乎覆盖了太赫兹领域的方方面面。 如何让先进的科研成果尽快走出象牙塔,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将成为太赫兹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推动太赫兹技术的产业发展,促进多领域的融合与创新,本论坛将围绕芯片、器件、测试、应用等领域开展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共建良好的发展生态,欢迎大家前来交流!
时间:2020年9月10日下午
地点: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二楼1C
红外技术目前在智能驾驶、车载产品、手机、无人机、医药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手机3C与汽车电子等领域需求升级加快,着力于探讨红外材料与器件在民用领域的技术应用和发展方向,如何解决当下红外产业技术进入消费领域的关键难题和应对策略。此外,红外技术在医药领域检测行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红外测温相关设备在SARS非典、以及今年爆发的2020全球新冠肺炎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承担起“疾控卫士”的重要使命,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红外测温相关仪器仪表以及传感器设备需求激增,行业应用技术与关键解决方案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它的优缺点也随之曝光,目前这些红外设备还有哪些技术突破?在此背景下着力于探讨红外材料与器件在民用领域的技术应用和发展方向,如何解决医疗领域的关键难题和应对策略。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