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深圳大学广东省光纤传感技术粤港联合研究中心
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中国光博会)
论坛主席
王义平教授 深圳大学
执行主席
廖常锐教授 深圳大学
组织委员会
屈军乐、汪国平、刘丽炜、何俊、刘申、翁晓羽、陈宇徽、郭春雨、王英、白志勇、付彩玲、徐锡镇、刘德军、包维佳、林志伟
战略合作媒体
C114中国通信网、光通信PRO
会议聚焦话题、技术领域
1. 光纤光学与应用(光纤传感、光纤激光、光纤通信、光网络等)
2. 集成光学与光子芯片(光子芯片传感与通信、量子计算等)
3. 超快激光与瞬态光子学(超快激光技术及应用、高速成像与图像处理等)
4. 微纳光子学(微纳光子学材料与器件、超表面与超材料、激光微纳加工等)
5. 信息光子技术与应用(生物光子、新型光学成像、3D显示、微波光子学等)
光子学是与电子学平行的科学,研究作为信息载体和能量载体的光子的行为及其应用。随着摩尔定律趋向于物理极限,光子将成为新趋势。光子技术具有响应速度快、传输容量大、存储密度高、微型化和集成化特点,全面赋能光制造、光通讯、光显示、光医学等光子应用行业,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重视。光子技术,不仅是信息技术的“核芯”,更是贯穿新质生产力发展脉络的“光速引擎”,从激光智能制造的精密切割到光通信网络的高速传输,从医疗影像的清晰成像到航空航天的遥感探测,光电技术早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角落,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为千行百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澎湃动力。从光纤到户的千兆宽带接入,到数据中心光互联的算力高速通道;从5G/6G基站前传/中回传的无线承载网,到跨洋海底光缆的全球数据骨干——光通信奠定云计算、AI与万物互联的传输根基。从工业装备振动/温度的实时光纤监测,到油气管线泄漏定位的分布式传感网络;从桥梁隧道结构健康诊断的安全预警,到海洋水质污染监测的微纳光探针——光传感成为能源、城市、环境安全的“无形卫士”。
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新一轮产业变革加速的背景下,发展先进光子技术已成为提升国家科技实力、保障关键领域自主可控、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战略选择。据中国信通院等机构测算与预测,2023年全球光子产业市场规模约为9200亿美元,且在未来几年,AI将驱动产业持续增长,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可达12000亿美元。在此背景下,先进光子技术论坛诚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行业专家,重点聚焦光通信、光传感、光子集成、激光制造等前沿技术与应用展开探讨,共同推动先进光子技术产业化进程,为全球信息化、智能化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时间 | 演讲题目 | 演讲嘉宾 |
---|---|---|
主持人:待定 | ||
10:00-10:10 | 开幕式 | |
10:10-10:40 | 主题待定 | 戴道锌 中国计量大学/浙江大学 |
10:40-11:10 | 主题待定 | 王兴军 北京大学 |
11:10-11:40 | 高能辐射探测用闪烁玻璃与光纤 | 周时凤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
11:40-12:10 | 智能纤维器件与装备技术研究 | 陶光明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教授 |
午餐及休息 | ||
14:00-14:30 | 大视角高清晰3D光场显示 | 桑新柱 北京邮电大学 教授 |
14:30-15:00 | 3D打印仿生复眼相机:自适应AI增强弱光成像 | 张需明 香港理工大学 教授 |
15:00-15:30 | All-fiber Multifunction-integrated Devices | 徐飞 南京大学 教授 |
15:30-16:00 | 高功率光纤激光研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周朴 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 研究员 |
16:00-16:10 | 闭幕式 |
中国计量大学/浙江大学
北京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教授
北京邮电大学 教授
香港理工大学 教授
南京大学 教授
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 研究员